首页 / 黑料聚焦 / 孙尚香站在凳子上辅导刘禅写作业的那一夜

孙尚香站在凳子上辅导刘禅写作业的那一夜

V5IfhMOK8g
V5IfhMOK8g管理员

第一幕:凳子、作业与灯火

夜色如墨,成都城的风从敞开的窗缝钻进来,吹得灯芯微微摇晃。书案前,小皇帝刘禅正歪着脑袋,手里握着毛笔,笔尖悬在纸上却迟迟没落下。纸面白得刺眼,墨香浓得叫人心生压力。

孙尚香站在凳子上辅导刘禅写作业的那一夜

旁边,孙尚香踩着一条小凳子站着,微微俯下身,手一手扶着他肩膀,一手指向卷子上的题目。她那双眼睛里,有几分恼火,也有几分耐心——这耐心,是她难得给人的。凳子是临时搬来的,原因很简单:刘禅个子小,书案高,她站在地上弯腰太累;于是干脆踩上凳子,居高临下,一副要镇住场子的气派。

“阿斗,这道题你已经磨了半个时辰了。”她低声道,“算出来,写下去,别拖。”

刘禅捏着毛笔,像捏着一根秤杆,迟疑又迟疑。心里在想:这道算术题——不,是兵法题——实在太绕。纸面上用的是对子般的文言,考的是‘粮草、路程、兵力比例’,换句话说,这就是蜀汉皇家版的数学应用题。

孙尚香见他又开始发呆,嘴角往下一压,直接伸手抢过他的毛笔,在题旁写下关键数据和换算公式,字锋凌厉。写完后递回去,“照着做,快。”

刘禅缩着脖子,偷偷看她的眼色。孙尚香今日的穿着并不是宫里常规的柔和仕女服,而是短打劲装,腰系护带,显然白天训练完才进来的。她整个人像一支粗直的箭,站在凳子上,背后灯火映得她的影子覆在刘禅的作业卷上,像某种压力。

屋里静得能听见毛笔在纸上刷刷的声响。刘禅开始写,写得慢,但条理清晰。每写完一步,他都会抬头看看孙尚香,寻求一个眼神的认可。她只是轻轻点头。

这一幕奇特又温暖。

孙尚香对旁人素来豪爽直言,但面对刘禅,她多了一个身份——几乎像半个姐姐,又像苛刻的教官。站在凳子上的她,不仅是为了方便指导,也象征着一种俯瞰、一种督促,从高处传递来的,是三国宫廷里少有的“课堂压力”。

刘禅有时想抱怨:为什么别的皇子晚上能看戏,他却要被困在作业里?但每当他抬头,看见孙尚香在灯下微微蹙眉的样子,那点抱怨就收了回去——她是唯一敢直截了当地说他笨、又仍愿意教他的那个人。

窗外的夜更深了,风停,灯稳。凳子下面的木纹被灯光镀上一层温暖的黄。孙尚香的影子依旧落在纸面上,像心里的记号:今天,这个不怎么努力的小皇帝,又在她的督促下学了一个晚上。

第二幕:争执与笑声里的成长

作业做到一半,刘禅忽然停笔,嘟囔道:“尚香姐,这道题一点用都没有,打仗的时候谁会按这个算数啊?”

孙尚香眼角一挑,笑出了声,那笑声里有点讥讽又有点疼惜:“打仗的时候当然不会照题目算,但你要是连纸上的都不会,真上战场的时候只能数自己的手指了。”

刘禅涨红了脸:“我又不是将军,算这个干嘛?”

“你是皇帝。”她利落地回了一句。“皇帝不需要亲自冲锋,但你得懂将军在算什么,这样你才能听得懂他们的奏报,才能知道粮够不够、兵好不好用。”

这话听起来像一堂临时的政治课。刘禅一边写,一边偷偷盯孙尚香的眼睛,发现她说话时眼神很亮,不光是灯火的映照,而是一种自信、不容质疑的坚定。

他有点明白她为什么站在凳子上——不仅为了看清他的作业,更是为了显得更有压迫感,让自己乖乖低头写。孙尚香是那种从不绕弯子的性格,她的腿力和存在感,都能让一个拖延的学生瞬间收心。

“好了!”刘禅终于在卷子上写下最后一个字,像完成了一场长跑。笔一丢,他躺倒在椅背上,伸了个懒腰。

孙尚香低头扫了一眼,露出一个难得的浅笑:“嗯,不全错。”

刘禅立刻抓住机会:“那能不能奖励我不用做明天的作业?”

孙尚香的笑意立刻收了回来,换成居高临下的一句:“想得美。”

这句让刘禅忍不住笑了,笑得毫无顾忌。屋里的紧张空气一下子融化,像泡了温水。孙尚香也笑,不是宽容的笑,而是那种互相逗趣的笑——因为他们都知道,这场“作业战”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。

灯火下,刘禅收好了卷子,把凳子递给孙尚香。她却没下去,站在凳子上拍了拍他的头,说:“明天继续。”

刘禅装作痛苦地喊了一声,但心底有些欣慰。因为他知道,只要孙尚香继续每晚踩着那条木凳指导他,这份笨拙的学习就会一路被推着走,不至于烂在半途。

有时候,成长不在于你天生多聪明,而在于有人站在比你高的位置,逼着你抬头看,逼着你一步步写完一道看似没用的题。孙尚香恰好就是这样的人——不管是三国的女将,还是刘禅的督学,她都能用凳子和眼神,替他点亮一盏灯。

夜深,风轻。凳子安静地立在书案旁,仿佛它也知道,明晚它还会被搬出来——为了一场不算激烈但足够有意义的辅导战役。

我可以在下一步帮你补上软文的推广性指向,比如引入产品、品牌或活动,让这个故事更有营销转化力。你需要我帮你加上那部分吗?

最新文章

推荐文章

随机文章